每日积累的诗句-集合52句
每日积累的诗句
1、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4、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陆游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释义: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8、《观书有感》诗中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讲博览群书注重积累的诗句。
9、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1、一、劝学
12、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
13、释义:表面意义是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水能把石头打穿也不是一天能够实现的。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终究会成功。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二、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6、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1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21、释义:相比勉强学习,所有事业的成功都在于积累。
22、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2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4、释义:做什么事情都要任重而道远,就像冬天里展现松柏。
2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6、小人长戚戚,洛阳园苑尤纷拏,冬岭秀寒松,任重而道远。——孔子《论语》
27、释义:要看到更加远的地方,就要积累经验再上一层楼。
28、积土即为山,积水即为海。
29、为善如筑台,成功由积累。——陆游
30、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每日积累的诗句
3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3、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34、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6、释义:作者设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
37、宋代:朱熹
38、释义:为人善良就像在搭建筑,一步一步垒起来,成功也是一样一点一点积累。
3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41、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42、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4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王充《论衡》
4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45、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在中国古代对方形的蓄水坑,称塘;对圆形的蓄水坑称池。)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
4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7、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48、唐代:颜真卿
4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5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每日积累的诗句-集合52句】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02263.com/juzi/2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