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蝉鸣的诗句82句精选
描写蝉鸣的诗句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
4、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5、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6、知了声里雨初晴,小荷才露尖尖角。——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8、蝉,俗称知了,也叫蚂蛣鸟、蛣蟟猴,世界上现有3000多种。在我国,科学家已发现200种左右,并根据其生长季节,将其分为春蝉、夏蝉、秋蝉。春蝉鸣声尖而高,夏蝉鸣声响亮,秋蝉的鸣声听起来有些哀转。雌蝉不会鸣叫,故称“哑蝉”,古希腊诗人萨拉朱斯曾有两句非常幽默的《咏蝉》小诗:蝉的生活多么幸福呀,因为它们有不会开口的太太。
9、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10、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1、知了是夏季的代表性昆虫,下面是一些关于知了的诗句:
12、《乘晓汲闻蛙鸣》韩淲•宋
13、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柳》
14、此外,唐朝诗人雍陶也作有一首《蝉》诗:“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清代诗人朱受新作有《咏蝉》一诗:“抱叶隐深林,乘时慧慧吟。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南朝诗人陈正见偶得一首《赋得秋蝉和柳应衡阳王教诗》:“秋雁写遥天,园柳集惊蝉;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长杨流喝尽,讵识蔡邕弦”,这些诗作虽同样是即景写景,描写蝉鸣,读之却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机趣。
15、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16、这些诗句通过对知了的鸣叫、知了与夏天、自然环境等元素的描绘,将其与夏季景象融为一体,给人以热烈、繁华和富有生机的感觉。
17、虽然说雄蝉被人们誉为“不知疲倦的歌手”,但它唱歌却不是用嘴,而是靠胸腹部的一对鸣器。这鸣器内有气腔,外有响板,气流从气腔中冲出,响板和全身震动,便发出了声音。昆虫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雄蝉的歌唱能反映出天气的变化。例如,众蝉齐鸣,是好天气,蝉鸣嘎然而止,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天气阴沉,忽有蝉鸣,说明天气即将放晴。唐朝著名诗人许裳在《闻蝉》一诗中就有明确表述:“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朝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则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一诗中告诉人们在苏州一代,蝉鸣开始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18、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9、《塞上曲》唐-王昌龄
20、《在狱咏蝉》
21、蝉声响亮而高远,对此许多诗人也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南北朝时期梁朝辞赋家萧子范曾作有《后堂听蝉》一诗:“试逐微风远,聊随夏叶繁,轻飞避楚雀,饮露入吴园。”全诗紧扣听蝉,一句一事,笔墨变幻,追新出异,如今读起来,似乎可使人们听到夏蝉的鸣声,看到夏蝉的活动。唐代诗人虞世南则作有一首题为《蝉》的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全诗表面是重写蝉声的远扬,实际是借以比贤德之人自然声名远播,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显然是对人的品格美的赞颂,读之可从中悟出些道理。而唐代另一位诗人卢仝则作有《新蝉》一诗:“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短短几句,便把蝉鸣的声音描写得栩栩如生,那声声吟唱像幽咽的流泉,仍然响在人们耳边。而宋代词人王沂孙所作的《齐天乐·蝉》托物抒怀,在描写蝉鸣的声音中流露封建士人对国家破败、身无所托的悲伤:“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
22、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23、"小院阑干昼欲阴,铁楼低压槛苔深。石榴开日杨柳暮,夏虫莺时未小禽。”——王韬《七夕小令》
24、以下是几首描写夏天蝉鸣的诗句:
25、簟铺湘竹帐垂纱,醉眠些,梦天涯。一枕惊回,水底沸鸣蛙。借问喧天成鼓吹,良自苦,为官哪?
26、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27、"遥闻折柳声,忽忆前生事。”——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8、唐·骆宾王
29、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
30、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描写蝉鸣的诗句
31、知了声声夏日长,绿阴如盖掩重阳。——陈与义《夏日闲居》
32、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3、诗中句子“蝉蛙”:
34、"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热翠蝉声紧。”——苏轼《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5、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36、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37、答:闲听蝉鸣读蝉诗
38、隐隐雾横山澹薄,蛙声犹在小池东。
39、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40、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41、译文: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42、知了声声伴午眠,不知何处是人间。——苏轼《赤壁夜泊》
43、起来片月尚朦胧,汲井开门露滴空。
44、知了是中国夏季田野中常见的昆虫,其鸣叫声在夏夜中回荡,因此在古代文学中也多次涉及到知了的形象。以下是一些形容知了的诗句:
45、《江神子·闻蝉蛙戏作》辛弃疾•宋
46、在狱咏蝉
47、唐·虞世南
48、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49、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50、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51、蝉鸣已尽荷花池,风扫初秋艳阳日。待到翠蓬腰挺直,莲藕千孔相思时。
52、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
5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5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5、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5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照深谷,鸣蝉哀石间。——王维《辋川闲居赋得闲步迴》
57、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
58、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时吸食植物的汁。然而,古人却误以为蝉靠饮露为生,因而把蝉视为高洁的昆虫,不少文人雅士也就写下众多的咏蝉诗,或寄托自己的理想,或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写道:“濯淖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这里以蝉为比喻,高度赞扬了屈原的高风亮节,不随波逐流。隋朝旧臣虞世南,才高学广,为人正直,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并深得器重。他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咏蝉》诗:“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已远,非是藉秋风”,意思是说,只要立身高洁,不需凭借任何力量,自可声名远扬。而晚唐诗人李商隐满腹经纶,抱负高远,却想不到陷入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不受重用,潦倒终身。因而在听到蝉鸣之后,便由蝉的立身高洁,联想到自己的清白,于是以《蝉》为题作诗一首:“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人抓住蝉的特点,以情作诗,为情造文,诗中的蝉可谓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59、石间南涧影,蝉声独夜鸣。——赵蕃《题陈涉隐居》
60、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描写蝉鸣的诗句
61、与颂扬蝉的高洁相反,咏蝉诗中也有讥讽蝉的污浊的。唐末诗人陆龟蒙和罗隐各作有一首《蝉》诗。在陆龟蒙的笔下,蝉是卑鄙无能之辈:“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而在罗隐的笔下,蝉则是趋炎附势之徒:“大地工夫一为遗,与君声调偕君绥。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两诗借蝉言志,对唐末的社会腐败、官场污浊,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批判。曾担任任侍御史的唐代诗人骆宾王,在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受人诬陷被以贪赃罪名下狱。身陷囹圄的诗人在闻听蝉鸣后,联想自己的遭遇,便吟出一首也写过一首《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该诗借蝉抒怀,对当时社会的落后险恶进行了披露,并对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进行了描写。全诗取譬贴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到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62、"烈燎三鸣惊短梦,散带双声啼远岗。”——辛弃疾《背阴三首·受制久长晚凉天》
63、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64、心空喧静不争多,病维摩,意云何。扫地烧香,且看散天花。斜日绿阴枝上噪,还又问:是蝉么?
65、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
66、知了声里笑翻天。——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7、听蝉不知夏将至,直到凉风有信才归还。——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8、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
69、知了声中闻鹧鸪,夜来风雨似秋声。——杜甫《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70、唐·李商隐
71、咏蝉(一作客中闻早蝉)
72、知了就是蝉,诗句有:
73、夏日山中夜,声从巨壑中,惊起鸣黄鸟,因向鸣枯枝。——窦叔向《夏夜追凉》
74、"一声何满子,三声苍梧鸟。”——曹操《短歌行》
75、上面三首即所谓唐诗中的“咏蝉三绝”。
76、唐-于武陵
77、《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78、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79、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0、出自元代卢挚的《沉醉东风·重九》
8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蝉。——刘禹锡《陋室铭》
82、林峰呼气被秋思读听新蝉第一声
【描写蝉鸣的诗句82句精选】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02263.com/juzi/2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