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经典句子
滕王阁序经典句子
1、此文用典更堪称一绝。
2、最有名的句子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除了重点句外,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值得我们学习和欣赏。
4、白浪翻江无已时,陈蕃徐孺去何之?
5、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句中的用典即属明用典故。
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7、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8、滕王阁序经典句子最经典的句子有几个,个人认为顶顶经典的当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释义“落霞”:“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彩霞满天;“夕阳西下”。 “彩霞满天”本是美景,却是“夕阳西下”之时。这不能不让人想到,此时的王勃,是一个即将去“天涯”寻父的“断肠人”。另外还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释义: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释义: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里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0、其实,古代的韵文、骈文已经比毫无规律的现代文好背多了。尤其是诗词,随便哪个上过学几年学的人都能背下来不少。然而,现代诗你又能背出几首?因为古人研究并遵从声音的规律,让诗文朗朗上口,这便是格律的意义。
11、“杨意不逢”之典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朝杨得意禀告汉武帝,说《子虚赋》为司马相如所作,武帝召见相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而杨得意却仍做个掌管猎犬的小官。“钟期既遇”之典见《列子·汤问》,上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知其音。
12、★滕王阁宋王安石
13、连用是指作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而在一句之中驱遣几个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用典方式。《滕王阁序》中典故连用的句子较多,下面仅举一例:“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句中连用四个典故,表明作者幸蒙阎公垂青,得以即席命笔,施展才华的感激之情。
14、化用即点化后使用。这是一种作者将叙事详备,文字较长的事典合理化简点睛,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的用典方法。《滕王阁序》中“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句即属典故的化用。
15、渔舟唱晚
1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ǎn)骖騑(cān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人教版作翔)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一作列)冈峦之体势。
17、③非谢家之宝树。(用“非”表示的否定判断句式) 谢家之宝树:指谢玄,这里用来比喻好子弟。《晋书·谢玄传》记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就称谢玄为谢家宝树。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并不是像谢玄那样出众的人才”。这一句连同“接孟氏之芳邻”一起,运用典故,巧妙而尽情地表达出心中隐秘曲折却又难以直白的感情。
18、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19、高考默写滕王阁序的重点句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2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1、【本文用典】
2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3、人杰地灵洲渚蕴,酒杯斟满诗章。****独领秀三王。一楼风韵在,千古月恒香。
24、①分段记忆
25、“清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天柱”之典见《神异经》,昆仑山上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北辰”之典见《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指北极星,喻指国君。
26、③图形口诀
27、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lǘ)阎(yán)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或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qú)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8、★临江仙·滕王阁
29、“龙光”之典见于《晋书·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徐孺”之典见于《后汉书·徐穉传》,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来客,惟因家贫在家种地而不肯做官的徐穉来访,才设一睡榻留宿。“紫电”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六把,其二名紫电。
30、★滕王阁宋文天祥
滕王阁序经典句子
31、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省略“是”的肯定判断句式) 宾:指来宾,贵客。 主:指洪州都督阎公,名字不详。 尽东南之美:指包括东南一带所有的人才。尽,穷尽。 这个句子可以翻译为:“来赴这次盛会的宾客和主人,都是东西一带的俊美人士。”这一句同前一句“台隍枕夷夏之交”一起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地引出赴会人物:“贤主”和“嘉宾”,为下文称赞“贤主”、“嘉宾”以及描绘宴会盛况,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2、如果有心要背滕王阁序,我建议还是全文背下来,因为这篇文章典故和名句太多了,堪称古文之精品,是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不可多得的名篇。能够想到的名句如下:
33、愁来径上滕王阁,覆取文公一片碑。
34、另外,熟练掌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刚背下来时不要沾沾自喜,因为不复习很快就会忘光哦!
35、我本人背的方法很普通,就是分段记忆,然后及时巩固,最后连成一篇。这个方法的优点是不用动脑筋,我是把全篇存在手机记事本上,然后随时利用零散时间做机械记忆,完全没有计划性,只顺其自然。所以,这方法也很容易让人知难而退、半途而废。
36、“冯唐”“李广”两典见《史记》,“梁鸿”“孟尝”两典见《后汉书》。这几个典故比较熟悉,本文不再详解。“贪泉”之典见《晋书·吴隐之佳》,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据称人饮此水必起贪得无厌之心,吴隐之至此,取泉水饮,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涸辙”之典见《庄子·外物》,此为语典,车辙无水,故曰涸辙,此处喻穷困的境遇。“阮籍”之典见《晋书·阮籍传》,身处魏晋间的阮籍,因不满于司马氏,便以饮酒来掩饰自己,以免被害,他常自己驾车外出,也不顺着路走,当前面有什么障碍不能前进时,就痛苦着回来。
37、特殊句式
38、飒爽英姿凝气势,抿干历史清霜。赣江边上镇纯阳。西山横翠久,南浦卷云长。
39、⑥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生”和“遏”都是意义上的被动) 爽:形容籁的发音清脆。 籁:排箫,一种由多根竹管编排而参差不齐的乐器。 生:因……而产生,这里是被动动词。 纤歌:音调柔细的歌。 凝:指歌声缭绕。 遏:由于……而停止,阻止,被动动词。 这两句翻译为“宴会上清脆的排箫声响起,犹如阵阵清风油然而生;柔美的歌缭绕不散,飘游的白云驻足谛
40、五云窗户瞰沧浪,犹闻唐人翰墨香.
41、日月四时黄道阔,江山一片画图长.
42、多典浓缩,加强效果——连用
43、回风何处搏双雁,冻雨谁人驾独航。
44、回首十年此漂泊,阁前新柳已成行。
45、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
46、①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用“是”表示判断,与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式相同)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聚散无常。 尽:都,全部,副词。 之:结构助词“的”。 客:宾客,跟“主”相对而言。 单独看,这个句子直接译为:“在座的各位今日聚会犹如浮萍在水上相逢,全都是客居他乡的人物。”但是,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看,“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句中的“失路”喻指作者不得志。当时王勃获罪在身,怀才不遇,仕途受阻,报国无门,此景此情,游子心绪,油然而生;失落之感,再难抑制,充满自我悲伤之情,因此难免兴尽悲来。
47、要想提高背诵效率,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肯定比死记硬背来得快。比如你若知道《滕王阁序》中每一个字词的意义,以及文中都用了什么典故,每一句的白话翻译等。在背诵过程中,除了感受骈文的音律优美和谐外,还体会着内容的趣味。你喜欢它,感兴趣,自然就会更用心于此,背起来就快。
48、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4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0、②理解意义
51、④及时巩固
52、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化用
53、物化天宝,人杰地灵
54、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有人研究西方的图形联想记忆法等。把几个句子或一个段落,根据内容设计出图像,人脑对画面的记忆要比抽象的文字容易。还有就是可以把几个句子的首字串联起来记忆,也可利用谐音的方法编口诀。不过并非每句之间都能找到规律,有动这个脑筋的功夫可以已经背下来好几段了。
55、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56、滕王阁序是唐代名士王勃所写,是一篇叙事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章,全文共十二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5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8、“谢家宝树”之典见《世说新语·言语》,谢安问子侄们,人们为什么总希望子弟好?侄子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玉树即宝树,比喻不辱门庭的好子弟。“孟氏芳邻”之典见《烈女传·母仪篇》,据说孟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鲤对”之典见《论语·季氏》,孔子曾立于庭中,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教诲他应学习《诗》《礼》。“龙门”之典见《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59、以上四个典故在句中连用,极恰当地表达出了年轻的王勃受宠若惊而又自怨自叹的复杂心理,而且这几个用典或正或反,给人以一气贯之的畅快淋漓之感。
60、这篇文章很重要,最好都背,课本上只要求被二三段
滕王阁序经典句子
6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62、⑤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倒装句,主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词宗孟学士,腾蛟起凤”) 孟学士:名字不详,大致类似董仲舒、杨雄一般的人物。 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词宗:文词的宗主。 这个句子翻译为“像蛟龙一样腾空升起、像凤凰展翅起飞那样灿烂夺目的,是孟学士文坛宗师那富有文采的词章。”句中“腾蛟起凤”,形容才华如蛟龙腾空,凤凰起舞。《西京杂记》载,相传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作《春秋繁露》。杨雄作《太玄经》,梦口吐凤凰,飞集书上。作者这里用“腾蛟起凤”来称颂与会的文人骚客,意蕴丰富而自然有度。
63、以上明用的典故,实现了表达上“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气畅而凝”(刘勰《文心雕龙》语)的效果,可谓言简意丰,辞约蕴寓。
64、[编辑本段]
65、”2.这句话是滕王阁序的开篇,通过“登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的豁达和胸怀。
66、以上两个化用典故,涵蕴深刻。只有26岁的王勃受邀作序,但面对自己“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禁兴尽悲来,又不便直说,乃妙笔生花,化用典故,虽说的是古,而喻的却是今,可谓比况自如,毫无斧凿之痕。
67、④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倒装句,介词结构的状语后置) 簪笏:古代官员用的冠簪、手版,这里借指官职。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物件,一般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百龄:百年,犹指一生。 奉晨昏:古代侍奉父母的礼节,即晚间侍奉父母就寝,早晨向父母请安。 这个句子译成“我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早晚侍奉父亲”。其实,王勃当时正处在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苦闷境遇,于今有机会“接孟氏之芳邻”,他期望得遇知音,并渴望建功立业,才是他的心志所在。
68、隐括旨义,旨冥句中——暗用
69、具体讲解如下
70、背诵16字口诀:分段记忆,理解意义、图形口诀、及时巩固
71、以上这些典故,或事或语,均由王勃化用为自己的语言,而用典中所蕴涵的却是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但又由于王勃借用了“贪泉”“涸辙”之典,把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表露无遗。
72、功夫盖七年矣。若非极力相勉,殷墟沉淪,其泽犹茂;颜子之亡,不忘乎楹联之嘉构。身而为郎,不得不勉;人而无志,不免于耗。然后践此丹陛,垂拱而治;巍巍冲天,靡不有初;此之谓也。自封禅以来,洛阳道上,胡旦、李白,此道之人,多藏典籍,尽读盛唐,以此自媚。余謙以为文学之道,不在乎文藻云奇,伎俩矫健,而在于志操凝练,思想深邃。故曰“积雪尚封汉宫列,应门筠笥何曾输”。若夫黄发垂髫,少年老成之士,则在人格方面深浅有别。是故斯篇始,以人物为关键词,展开楼宇之形势,而深人心魄。满朝文武,爱陈爱美,吾尝终日而思矣。至于郊庙之事,管子之不能,而陈情之理,惭愧吾道不周者具矣。愿为后人开脱,以此谒之。
7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74、滕王阁楼阁之高,非不令人心骇。登览伫效,俯仰所瞩,气象生悸。至若夫人之俯仰,在天成象;动而观其阴阳之化,在物成形。然后作此楼,又令营建者咨之梁川阁云。此楼之落成也,不足成观;
7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滕王阁序经典句子】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02263.com/juzi/41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