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句子 > 诸葛亮一生最高评价的对联汇总67句

诸葛亮一生最高评价的对联汇总67句

诸葛亮一生最高评价的对联

1、<二>: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2、下联:宁静以致远。

3、三顾茅庐是千古佳话,帮助刘备确定了未来方针,可以说奠定了后期三国鼎立的基础。

4、上联:淡泊以明志;

5、武侯祠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

6、这个对联通过“三”和“两”的数字词,巧妙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体现了后人对诸葛亮的无限感佩。

7、这是写成都武侯祠的对联。武侯祠,纪念的是三国名相诸葛亮。三国演义广泛流传,妇孺皆知,诸葛亮的名字可谓大名鼎鼎。

8、文殊院是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也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佛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9、用一到十的数字和四方五行来坦诉他的功勋: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上偏能用火攻清道光17年,云南剑川盐茶使用者赵藩所提: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横批(均为):名垂宇宙注:仅一副对联,概括诸葛亮一生功勋,实为精妙。请大家解解其义,字面的,历史的,现实的,均可,乐学其中还有一句就是众所周知的: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10、下联:六出七纵八阵图。

11、第1副:三顾感殊知,西取东和,远谟早定三分鼎;两川臻大治,南征北伐,遗表长留两出师。

12、顺便提一下,其实这是一副集句联,也就是说,对联所用的字句乃是出自前人。

13、题湖北襄樊古隆中

14、明代文人游俊题在“三顾堂”正门的对联,位于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三顾堂位于诸葛草庐前面,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策时的纪念堂。

15、而诸葛亮后来担任丞相,把两川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更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留下了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成为了千古典范。

16、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17、我们之所以喜欢去那些名人故居、名人祠堂游览,并不是因为这些建筑本身精美无比,而更主要的乃是通过这些遗迹,感受千百年前的伟大灵魂。

18、这是武侯祠内的一副赞叹诸葛亮的对联,此对联主要点评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协助刘备取得了蜀地,平定了南蛮,与东吴联合以抵抗北面的曹操,行军打仗时的诸葛亮坐镇军中运筹帷幄,赤壁之战的时候,又想到了用火攻的绝妙计策。

19、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

20、下联下联则是说草堂因为杜甫而名垂千古,长留天地。杜甫颠沛流离,在草堂度过的那一段日子算是一生中少有的安稳生活。

21、诸葛亮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奴役,只靠俸禄为生,严于律己,几次发布鼓励将士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是自省自律。同时,诸葛亮也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而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对那些忠于蜀汉政权,又有真正才学的人,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诸葛亮才智过人,若把他和周瑜、鲁肃、司马懿相比也略高一筹

22、上联的意识是说,千年时光过去,可是数来数去,真正的大诗人也只有那么几个。无论隔了多少年,杜甫依然是当之无愧的诗圣。

23、诸葛亮对联有一副最经典: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题已于四川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

24、对联的意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说诸葛亮忠肝义胆,所写的两篇《出师表》是《六经》以来最好的文章了;刘备托孤给他,他为了辅佐刘禅,光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可以和三位先贤并列的第一人。这幅对联主要是从诸葛亮的品行方面来说的。

25、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对联:

26、陕西岐山县诸葛亮庙前的一副对联:

27、可以说,诸葛亮已经成为了成都的重要文化符号,让人们无限向往。

28、题四川成都武侯祠。

29、杜甫辗转流落到成都,得到朋友严武的帮助,在成都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这便是“杜甫草堂”了。

30、那么林则徐集的是哪篇诗文呢?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兰亭序》(也称《兰亭集序》。)

诸葛亮一生最高评价的对联

31、;扶西蜀,定南蛮,东合北拒,中军帐内,令土木金钢披爻,水上偏能用火攻。

32、下联:一对足千秋。

33、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

34、这个对联是写杜甫草堂的。杜甫草堂与武侯祠一样,乃是成都最为著名的历史景点。

35、当然,对联作者也说明了自己的游览感触,特别是“先生亦流寓”的“亦”,隐隐把自己与杜甫进行对比,天涯沦落,异代同心,表示了作者的自负之意。

36、这个对联高度赞扬杜甫的情怀和文学成就,更说明了草堂对于杜甫的重要性,令人回味无穷。

37、第3副: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

38、第2副: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39、杜甫流落半生,在成都算是有了一段安稳日子。有了稍微安稳的生活,杜甫的诗歌也多了一些闲适和安乐。

40、上联是说诸葛亮的前、后两个《出师表》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因为里面提出了用人唯贤,赏罚严明的治国方针,体现了竭智尽忠兴复汉室的愿望,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下联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因为里面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

41、题陕西祁山五丈原诸葛庙

42、河南南阳卧龙岗宁远楼上的对联。

43、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艾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44、该联语出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是诸葛亮所书。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了道家哲理。

45、上联表明,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人是能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的。清契,指的是“无欲无求的和谐”,恰恰与佛门之理相通。

46、下联是说,文殊院是清修之地,没有红尘纷扰,让人得到了心灵的安宁。

47、正因为草堂留下了许多杜甫的精彩时刻,后人对于杜甫草堂也有无限感情。看到草堂,仿佛就看到了那个震古烁今的诗圣。

48、这个对联是林则徐写成都文殊院的。文殊院位于成都青羊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

49、上联:一对二表三分鼎;

50、此对联概括总结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一对即隆中对(与刘备探讨以后的对策);二表即出师表(向刘禅阐述出兵讨伐曹魏的上表);三分鼎指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汉争权(与曹魏、东吴孙权建立相抗衡的争权,形成三足鼎立);六出指出去祁山(诸葛亮出伐曹魏的次数)。

51、只要大家仔细查找《兰亭序》,就会发现这个对联里面所用的字,全部出自《兰亭序》,限制虽大,而韵味上佳,足见林则徐的才华了。

52、上联:两表酬三顾;

53、<一>: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54、黄剑三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

55、陕西祁山五丈原诸葛庙对联。

56、我们看这个对联,上联的“异代不同时”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原本这是是用来歌颂宋玉的,这里被作者用来赞颂杜甫。

57、七纵即七擒孟获(抓了孟获七次,又七次放掉,使得南方心服口服,为讨伐曹魏奠定了后方的稳定);八阵图为诸葛亮所创的一种阵法,称为八阵图。

58、再比如感情喜乐的《客至》,也是在成都草所写:“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59、下联:托孤寄后,三代而后一人。

60、据说当年林则徐经过成都,对文殊院的景色念念不忘,所以写下了这副对联。

诸葛亮一生最高评价的对联

61、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62、上联: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头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63、我们很熟悉的杜甫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在草堂时期写成的。

64、我们都知道,林则徐一生坎坷,虽然官职很高,名气很大,但是也是各种不如意。他来到佛门之地,回首一生,发出“林亭以外无世情”,显然是有着真情实感的。

65、前去成都游玩的朋友,一定不会错过武侯祠,一定想在武侯祠中追寻诸葛亮千年前的风采。

66、上联:义肝忠胆,六经以来二表;

67、诸葛亮的政治功绩可以与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吕尚相比,只在伯仲之间。他在战场上的指挥若定令汉朝初始的丞相萧何、曹参相比失色(即诸葛亮大大超过了萧何、曹参)。三代,指的是夏商周。老臣诸葛亮一片忠心发展蜀汉大业,“古隆中”牌坊背面的字碑上刻着“三代下一人”,作者陈维周此匾所题镇雄为地名,当属云南所辖,后学是歉词,意即后辈学生。匾额高度称颂诸葛亮是夏、商、周以后的第一人杰。


【诸葛亮一生最高评价的对联汇总67句】相关文章

诸葛亮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摘抄57句

描写诸葛亮的精彩句子【优选34句】

诸葛亮的爱好有什么【精选35句】

优选小练笔:借箭成功后周瑜见到诸葛亮会说些什

"需解:诸葛亮三步一计,周瑜一步三计,结果周瑜

"描述诸葛亮性格特点的作文,急"精选52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02263.com/juzi/4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