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最著名的诗92句
杜审言最著名的诗
1、这两句诗具体地写出了诗人的理想,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关心。诗句中运用了“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等词语,表现出了阔大的境界和诗人愉快的情感,同时声音洪亮,节奏铿锵有力,是诗人诗中的名句。
2、杜审言在唐代诗坛,不是特别显耀的一个,但他却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祖先,就是西晋名将杜预;而且他还有一个更加有名的孙子,就是“诗圣”杜甫。
3、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6、初唐诗人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和李峤、崔融、苏味道三人并称为“文章四友”。
7、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8、最好的是《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9、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10、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11、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12、杜审言的诗多为写景、唱和及应制之作,以浑厚见长,《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被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
13、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14、这首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最为著名。安得:怎么才能够得到,怎样才会有。安,怎么,哪里。广厦:宽大的房子。厦,大房子。大庇:普遍地庇护。庇,遮护,庇护,遮盖。寒士:本指贫寒的读书人,此处泛指贫穷的人们。寒,贫寒。士,旧时指读书人。俱:副词,全,都。欢颜:笑逐颜开。怎么才能够得到千千万万间宽敞的房屋,普遍地庇护着天下贫寒的人,让他们都能够露出欢乐的笑颜。
15、《新唐书》《唐才子传》等书记载,苏味道担任天官侍郎时,有一次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出来后,杜审言对身边的人说:“苏味道必死。”听到这话的人都大吃一惊,赶紧问是什么原因,杜审言说:“他见到我的判词,应当羞愧而死。”
16、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杜甫的祖父。他本人也是初唐一位很有名的诗人,代表作品有《和晋陵陆臣早春游望》,《唐诗三百首》选录了这首诗。
17、这首诗大约写于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前后,他在江阴县任职时。此时离他考中进士已经接近二十年,他诗名甚高,但依然远离京城,在江阴当一个小官,心情很不高兴。
18、《春日京中有怀》
19、——宋之问
20、杜审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21、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22、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2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4、这首诗色彩清淡,感情浓烈,受到了后人的赞赏。诗中用今昔的衬比,哀乐的映衬,以京国逐客的南窜对照江水北流,把内心的愁苦表达得真切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25、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26、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27、他还曾说:“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意思是说:我的文章,即使是屈原、宋玉也只能成为部下;我的书法,即使是王羲之也只能成为学生。
28、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29、流放途中,渡过湘江南下时,春回大地,花鸟喜人。但当他看到滔滔的湘江水,却向着与自己行进相反的方向流去时,触景生情,不禁悲从中来。想到自己的遭遇,他写下了一首《渡湘江》:
30、《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最著名的诗
31、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日久属年丰。
32、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33、他的作品多与写景和唱和有关,自然朴素、以浑厚见长,尤其是他的五言律诗备受世人称赞。明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学者胡应麟称赞他的作品《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为初唐五律第一,史书《旧唐书》中曾记载他“雅善五言诗”,南宋时期的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评价他“诗虽不多,句律极严”。
34、杜审言的诗歌成就当然没有他自诩的那么高,但他工于五律,对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所以被后人认为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就说过:“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实为杜审言首倡。”
35、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36、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3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8、因为这件事,杜审言的冤情得以洗雪,却也丢掉了官职。此后,武则天把他召回了东都,准备重用他,问他:“你高兴吗?”杜审言手舞足蹈,表示谢恩。武则天又让他写了一首《欢喜诗》,写完后,武后看了很满意,就任命他为著作郎。
39、《夏日过郑七山斋》
40、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41、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42、《渡湘江》
43、杜审言(645?~708),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实为洛州巩县(今属河南)人。高宗咸亨元年(670)进士。
44、《旅寓安南》
45、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杜甫从小受家学濡染,7岁便能吟诗,自称“诗是吾家事”。9岁练习写字,博学多闻。14岁时被誉为班固、扬雄式的人物。20岁时开始为期10年的游历,曾漫游吴越、齐赵等地。30岁时与杨氏结成伉俪,并结交了李白。著有《杜工部集》。
46、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景色优美却兴致淡然,满腹牢骚,尽在言外。
47、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48、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49、《登襄阳城》
50、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51、送别杜审言
52、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53、这是一首和诗,诗人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反而生出了不如归去的想法。
54、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55、杜审言是唐初诗人,是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虽有若干首诗传世,但流行的却甚少。所以,他只能算三流诗人。
56、不久后,杜审言被召回朝廷,历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等职,大约在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去世。
57、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58、杜审言与杜甫是爷孙关系。
59、其中杜审言是爷爷,杜甫则是其孙子。杜审言出身于名人辈出的名门望族京兆杜氏,是湖北襄阳人。他曾中进士、官至直学士,曾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好惨遭流放,复官后不久便因病离世。他被世人称为“文章四友”之一,是唐朝时期“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6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叙事诗,是诗人于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八月,自己求亲告友,辛辛苦苦在浣花溪盖起的草堂,被大风吹破,大雨中屋漏如注,以致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诗篇。全文如下:
杜审言最著名的诗
61、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62、还有,他病重时,宋之问等人去看望他,他说:“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就是说,我受尽了造化小儿的苦,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我活着,老是让你们出不了头。如今我快死了,不会再压抑你们了,所以很欣慰,只是遗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
63、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64、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在初唐诗坛上颇有诗名,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从他今存的诗歌来看,大多抒写羁旅情怀,描绘山川景物。其诗笔力雄健,形象鲜明,能够将精湛的艺术构思寓于严整的格律之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渡湘江》是杜审言今存诗中的佳作。
65、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66、杜审言自以为才能过人,为人特别高傲,所以遭到了很多人的忌恨。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他犯了事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在吉州,他又得罪了同为司户的同僚郭若讷以及长官周季童,于是这两人就合谋诬陷,把他抓在牢里,判了死罪。
67、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68、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杜审言进士及第,被朝廷任命为隰城县尉,后来又调任洛阳丞。
69、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70、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71、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7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7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74、这时,杜审言只有十三岁的儿子杜并(不是杜甫的父亲,杜甫的父亲是杜审言的长子杜闲,杜并是其次子)为父报仇,用藏在袖子里的刀刺杀了周季童,杜并也被侍卫当场杀死。这件事情震惊了朝野,人们都嗟叹不已,说杜并是孝子。被称为“燕许大手笔”的许国公苏颋,亲自为杜并写了墓志铭。
75、杜审言的一生,因自负和傲慢,多年仕途失意,沉寂下僚,甚至还差点丢了性命,但他的这种性格至死都不曾改变。
76、[唐代]杜审言
77、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78、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79、后来他又担任了膳部员外郎一职,却因为勾结张易之兄弟,在中宗神龙元年(705)被流放到了峰州。
80、《送崔融》
81、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82、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83、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其诗格律严谨,清新雄健,以此傲视同辈诗人。晚年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他们都大力创作律诗,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
84、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85、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86、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87、宋之问最著名的一首诗是《送别杜审言》。
88、《大酺》
89、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90、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杜审言最著名的诗
91、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92、诗中描写了诗人屋破漏雨,彻夜不眠的窘况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感慨,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苦及其推己及人,进而舍己为人的宽阔胸怀,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忧国伤时的一贯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自己的几间茅屋,表达的却是诗人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广大读者的心灵,并产生过积极的作用。
【杜审言最著名的诗92句】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02263.com/juzi/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