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句子 > 歇后语的特点是什么【122句精选】

歇后语的特点是什么【122句精选】

歇后语的特点是什么

1、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2、二、有关汉字谐音特点的对联:

3、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4、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用群众熟悉,采用这种手法制作的联语就是“歇后联”。

5、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6、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7、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8、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9、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10、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

11、歇后语的由来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歇后语的语言诙谐幽默,读了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得最的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文字游戏,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有时也称作「俏皮话」。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12、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13、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14、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15、火烧旗杆——长炭(叹)

16、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17、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18、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19、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20、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21、黄狗头上出角——尽出洋(羊)相

22、园外竹笋--外甥(生)

23、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水流东坡诗(尸)--佛印

24、和尚的房子----------妙(庙)

25、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26、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27、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28、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29、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30、弄堂里跑马--难出题(蹄)

歇后语的特点是什么

31、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32、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33、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34、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35、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6、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37、歇后语是我国民族语言中特有的一种形式。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用人或事物构成一个形象的设喻,好像谜面;后一部分对前一部分的设喻加以说明、解释,指出本义所在,好像谜底,形成前譬后解的有机整体。

38、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39、两手捧寿桃--有理(礼)

40、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41、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42、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43、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44、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45、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46、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

47、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48、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49、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50、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51、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52、歇后语的由来

53、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54、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55、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56、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

57、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58、秃子脱帽子--头名(明)

59、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事(屎)也是事(屎)

60、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歇后语的特点是什么

61、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

62、旱魅拜夜叉--尽(精)见鬼

63、歇后语是一种采用巧妙的设喻手法表达抽象思想艺术的语言,具有通俗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富有幽默感和想象力。歇后语是一种比较固定的“现成话”,是采用积极的修辞手法构成的艺术语言。

64、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65、水仙不开花——装蒜

66、史可法,洪承畴。

67、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68、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69、莲(连)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70、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71、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72、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

73、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74、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75、韩湘子吹笛——不同凡响

76、穷寡妇赶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77、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78、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79、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80、孔子生於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

81、歇后语有点像谜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像谜语的谜面起到了打比方的作用,后半部分又像谜语的谜底,起到了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的作用。不同的是说歇后语时可以把两部分都说出来,也可以只说前一部分。

82、哑巴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

83、染坊的常客--好色之徒

84、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85、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

86、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

87、抱住木炭亲嘴——碰一鼻子黑

88、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89、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90、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歇后语的特点是什么

91、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92、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93、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94、歇后语在使用时往往只用前半部分的比喻,而“歇”去了后半部分的说明,让听话的人、看书的人自己去揣摩领会,“歇后语”的名称正是这样得来的。“他要是能办成这件事,那是西边出太阳。”“西边出太阳”,比喻说明“不可能”。“歇”去了“不可能”,话说得既简洁,又含蓄,真叫一举两得。这也就使歇后语具有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特点。记住了没

95、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96、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97、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98、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文字游戏,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有时也称作「俏皮话」。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99、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100、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101、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102、歇后语:

103、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104、[编辑本段]【歇后语】

105、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106、君寿星打靶--老腔(枪)

107、汽车坏了方向盘--横冲直撞

108、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得最的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109、向阳门第春常在--苏轼,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佛印

110、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舞)也不能。

111、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

112、歇后语的语言诙谐幽默,读了

113、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114、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115、三、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116、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117、通常歇后语的修辞手法分为比喻、双关、谐音、拟人、夸张、析字、对比等七类。

118、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119、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

120、黄鼠狼觅食——见机(鸡)行事

歇后语的特点是什么

121、龟盖量米--什么声(升)

122、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歇后语的特点是什么【122句精选】】相关文章

"在《论雅俗共赏》中,举例说明""雅"""

活跃气氛的集体游戏优选汇总230句

龚自珍写的爱国之诗-通用84句

描写春天树的枝头的一节诗汇总61句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了的唯美句子-通用47句

八棱八角树的种类【50句文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02263.com/juzi/41526.html